大力培养民族干部,是中国共产党解决民族问题的一项长期的基本政策。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必须有一支政治过硬、适应新时代要求、具备领导现代化建设能力的干部队伍。重视培养和用好少数民族干部。”新中国成立初期少数民族干部在民族地区的努力是民族地区中华民族共同体物质基础和思想意识的铸就的重要桥梁。以云南为例,新中国成立初期通过多种渠道培养了大量的少数民族干部,这些民族干部不仅直接参与民族地区改革发展,还为国家的安定团结、民族政策的制定等立下了不可磨灭的功劳。从现实意义来说,以史为鉴,总结新中国成立初期少数民族干部的经验成就,为培养干部提供更多思路方法,为少数民族干部树立榜样,对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民族团结进步等民族工作的开展提供历史借鉴。
一、尊重历史 重视延续
马克思指出:“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中国共产党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坚持贯彻唯物史观。毛泽东提出人民就是江山,充分肯定了人的主观能动性。1950年云南全境解放之初,政治任务艰巨而重大,首要任务便是疏通民族关系,开展敌对斗争,安定社会秩序。1950年11月,中央颁布了《培养少数民族干部试行方案》和《筹办中央民族学院方案》等提出大力培养民族干部的法规文件,把培养民族干部作为解决民族问题的关键。1951年2月毛泽东又进一步指出:“认真在各少数民族中进行工作,推行区域自治和训练少数民族自己的干部是两项中心工作。”面对云南的特殊情况及当时对民族干部的大量需求,云南省委将培养少数民族干部作为民族工作的重点,通过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锻炼培养,民族干部学校,各专区、专县开办的民族干部训练班,民族上层人士及子弟的培养,民族工作队、农民运动培训班、民族地区基层党组织教育、实践锻炼等不同的渠道培养了大量的少数民族干部,为云南解放和建设时期的民族工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当时云南少数民族占人口总数的一半,少数民族干部作为民族地区开拓建设的引领者,显得尤为重要。为了大量培养少数民族干部,疏通民族关系,开展民族工作,当时对少数民族干部任用给予充分鼓励、信任和包容,其标准要求是,只要历史清楚,拥护中国共产党的政策,就是最基本的“德”;只要与本民族有密切联系,并能积极为群众解决问题,就是最好的“才”。在培养少数民族干部中,一条重要的经验是:要十分重视处理好汉族干部和少数民族干部的共事关系。由于省委重视,采取了切合实际的政策措施,少数民族干部队伍由少到多,逐步壮大。
二、满足现实 突出实践
云南少数民族干部为维护云南民族团结、协调民族关系、解决民族问题起到了突出作用,为祖国统一、边疆稳定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为民族地区的持续发展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默默贡献力量,为凝聚中华民族共同体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奠定了坚实基础,他们用实践让云南各族人民团结在一起,共同奋斗,增强了云南各民族对伟大祖国、中华民族、中华文化、中国共产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积累不少“云南实践”的成功经验。
第一,坚持民族平等原则,保障少数民族权利。一直以来云南重视少数民族当家作主的权利,不断扩充少数民族干部人数。从2003年开始,云南率先实施在干部选拔任用中的两条“硬杠杠”:一是全省25个世居少数民族必须至少有一名以上担任厅局级干部;二是每个省厅级部门必须至少有一名少数民族干部。因为这两条“硬杠杠”,独龙族、阿昌族、德昂族和布朗族四个民族首次有了本民族的厅级干部,成为各民族共同管理事务的重要标志。
第二,从源头抓起,重视少数民族人才教育。云南一直坚持对民族院校、民族班的扶持,选送民族地区乡村优秀教师赴省外培训。对少数民族考生适当放宽录取标准和条件,提高少数民族学生在大中专学校学生中的比例。设立少数民族人才培训专款,加强民族自治地方少数民族管理人才、技术人才和乡土人才的培养,通过定向招生、定向培养、定向分配、保送、委托培养等措施,大力培养少数民族人才,保障少数民族人才的输出。最典型的例子,新中国成立前基诺族没有文字,更没有学校,如今基诺乡小学、初中入学率均为100%,全乡80%人口具有初中以上文化程度。少数民族实现了人才的飞跃,少数民族干部人才得到了充实。
第三,不断完善政策措施,大力拓宽少数民族干部入口,调整人才比例结构。为了解决少数民族干部比例小、结构不合理的问题。对少数民族干部的选配做到“六个优先”:在德才品质、个人能力、工作情况、地方需求、妇女和党外干部、招考和聘用条件等方面采取特殊政策措施,充分保障少数民族干部有职、有权更有为。在政策法规上明确了培养选拔少数民族干部的目标、任务和具体措施,为源源不断输送少数民族干部人才,做好民族工作提供了根本保障。
第四,思想教育与实践锻炼相结合,加强少数民族干部素质培养。云南通过实施少数民族干部培训工程,大力建设在线学习学院、干部感受教育基地等培训机构,不断增强少数民族干部的政治思想素质和工作能力。在实践中不断磨砺少数民族干部,开展上下互派、对口帮扶、基层任职、交流轮岗和挂职锻炼等各种形式的实践锻炼,积累工作经验,增强干部的本领和才干。
三、落实要求 勇于探索
对于云南而言,在继续坚持落实少数民族干部培养与任用政策,总结经验发扬优良传统之外,还应把握时代特点与云南特色,重点关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加强少数民族干部突出政治过硬、对党忠诚这一首要目标。不论是汉族干部还是少数民族干部,都必须要以党和国家的事业为重、以造福各族人民为念。历史以来,正是少数民族干部作为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生力军,在边疆少数民族群众心中扎下了根,树立了边疆人民心向党的坚定信念。新时期,少数民族干部依旧是党和国家政策被广大少数民族群众了解和执行的桥梁,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以少数民族干部作为中介来面向广大的少数民族群众进行传播和铸牢。因此少数民族干部作为少数民族群众的领头雁,必须要有过硬的政治素养,树牢正确的马克思主义国家观、民族观、历史观、文化观、宗教观,切实增强“五个认同”,能够带领各民族群众,铸牢民族团结的生命线,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第二,要更加重视培养和关心在条件艰苦地区工作的一线干部,吸引更多优秀人才。云南有多个少数民族聚居、杂居地区地处边境沿线或者偏远山区,自然环境相对恶劣,守边固边、维护民族团结、加快民族地区建设发展等任务繁重,基层一线干部开展工作的困难较大。新时代的民族工作,既需要一线同志发扬艰苦奋斗的精神,不断磨砺干部的精神意志,提升基层干部的工作能力,也需要上级和各部门对他们给予特别关心、帮助解决困难,充分消除基层干部的后顾之忧;有条件的地区应当结合实际制定民族专项人才工作方案,大力发现储备年轻干部,注重发掘使用在基层一线表现突出的年轻干部,保障高素质的年轻人才源源不断加入民族工作一线中。
第三,重视培养年轻化、知识化、专业化的少数民族干部。如今各项社会事业蓬勃发展,每个领域都呈现朝气蓬勃之势,是年富力强的年轻干部大展身手的最好时机。在新时代的征程中,充满机遇、鼓励创造,需要新鲜血液源源不断地补充进入干部队伍之中。同时,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对专业知识的要求越来越高,尤其是云南相对落后的民族地区,在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中迎头赶上的任务艰巨,由此具备一定的科技、文化、专业知识的少数民族干部是民族地区飞跃发展的关键力量。无论是党政干部、经济管理干部、科学技术干部、文教政法干部等,都必须精通本行业务,具有专业知识,具有较强的业务水平和组织领导能力,做到专业化,少数民族干部培养和教育工程必须持之以恒。
(作者系KAIYUN开云体育(中国)官方网站,KAIYUN SPORT民族学所副研究员 徐何珊)